[二医院] 我的家乡,大安古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5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西贵港来自: 中国广西贵港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大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城,我也不知道别人心中的小城是怎么样的,可是我心目中的小城就是我的家乡—大安古镇。

——题记

微信图片_20200615172018.jpg

夜班出正巧遇上了周末,尽管昨儿夜班太忙,眯眼打盹时间不多,可是跟孩子呆一起总会让我来了精气神,开心了,疲倦感也就荡然无存。小宝叫嚷着要我带他去玩,一天时间能去哪里,想了一下,嗯,带娃走走大安老街吧。平日里因为工作有点忙,我也许久没有逛那曾经很熟悉的老街老巷了。要说是带娃去逛,倒也不如说是我不经意地想起了要去走走,走走大安石桥,串串小巷子,找找熟悉的味道,重拾儿时的记忆。


微信图片_20200615172022.gif


人以食为天,闲逛之前先带儿子到老街鱼行旁的那家馄饨店填饱肚子。打我有记忆起,印象里的这家馄饨店就没有什么大变化,近些年好像有把墙壁粉刷了一下,稍微又亮堂了一点。馄饨店地方不大,就密密麻麻放了那么四五张矮小桌子,其中有两张还摆在店门口,小矮凳坐起来也不是很舒服,可是跟往常一样,都坐满了人,有好几个人还在旁边候着等位置。一个大概二十平方米的小店还分隔出一半作为厨房,三个师傅在里面忙活着,两个卷馄饨,一个把馄饨下汤,还有另外一个师傅在外面收拾碗筷,个个手脚利落飞快,可是客人实在太多,等一碗馄饨还要些片刻。


微信图片_20200615172038.jpg


好不容易等到了两碗馄饨找到了位置。小宝猴急猴急地不把馄饨稍微凉一下就直接送到嘴里,一边又叫嚷着:“好烫啊,好烫啊”!我拿了个小碟装了点蒜蓉辣椒,馄饨配上这个佐料味道更好吃。想起小时,奶奶每次带我们姐妹逛街,就总爱到这家吃碗馄饨,一晃眼就过去了,如今,我带着我的孩子来这里吃馄饨。看见我的孩子也这么爱吃这里的味道,心里有种说不情的感觉,我想,孩子现在吃的是味道,而我吃的更多是一种感觉,一种情愫吧。无关乎环境,如果装修风格变了,环境变了,可能也不是儿时的味道了,慢慢的,也找寻不到儿时的那份记忆了。所以很感谢这家老店还能让我吃到熟悉的味道,希望老店能一直传承下去。

吃了馄饨,拉着小宝的手向大王庙方向走去,就这样,悠哉悠哉慢慢的走着。八点多,街上开始有点热闹了,很多店铺陆续开门了,有些在门口支起小摊。街上往来的人也多了,小宝皮,一会儿松开我的手,一段小跑,一会又停在小摊子前,这里瞅瞅,那里看看,专注那些他眼里的稀奇玩意。

这条老街,我是最熟悉不过了,儿时的老街,那可是人山人海,接踵摩肩,牵着奶奶的手走在这街上,也曾试过好几次被涌动的人潮冲散了。那会的老大街有钟表店,裁缝店,老式理发店,百货大楼等等,小巷子里的小摊也是琳琅满目的,有手工制作的工艺品,竹制品,有土特产,有买膏药的等等,熙熙攘攘,热闹非凡。遇上新年正月初,镇上大街会有春游活动,更是万人空巷,而这个习俗也一直传到至今,也算是我们大安的一个狂欢节。

当年,我的姨婆跟表姑就在老大街最热闹的地段营生。姨婆家里做钟表生意的,她家的钟表店在那会儿甚是有名气。姨婆跟奶奶是姐妹,他们感情非常好,每次奶奶逛街,总是带我去看看姨婆,他们姐妹聚一起能唠嗑半天,而我最开心的就是,姨婆总是送我不同款式的手表。还有一个就是我奶奶的侄女,也就是我的表姑,她家就在老街旧百货大楼旁,她开裁缝店的,表姑手艺甚好,每次到她这里,她都没闲着,不是帮别人量尺寸就是在那里踩着缝纫机,还有她的刺绣手艺也很好,总能在衣服上刺绣着不同的图案,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因为一些人一些事所以对老街有着更深的情怀。

昔日里的老街很繁荣,不管是钟表店,还是缝纫店,理发店等等老店都有属于它的辉煌。而现在漫步于老街里,难免有些感触,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大安这个古镇发展日新月异,现在早已多了很多新街道,相比当年相比新区,老街也就渐显冷清,也还能寻得一些当年那种熟悉的场面,像缝纫的,补鞋,打银的小摊还是有几家,老式理发好像也还有。这也是时代变迁,发展的最终结果!只不过,有些宝贵的东西,我们还是得尽可能保护好,以及好好传承下来。比如我们的古建筑,古镇戏曲文化,传统手艺,古镇饮食文化等等。


微信图片_20200615172027.jpg


现在老街很多房子也已经跟着时代换了模样,只有那么三三两两分散坐落着的老式房子。有年代感的房门紧锁着,外墙上有斑斑点点青苔覆着,房子尽管老式,可是不管是房子的一砖一瓦,还是那窗台外精美雕花,都犹如一件有年代的艺术品,估计房主人不在这里住,房子才得以很好的保留下来,这些老式房子静静地座立着如同一位老者见证了古镇的熙熙攘攘,见证了古镇人民勤劳淳朴,见证了古镇岁月的流淌……

漫步于热闹而不拥挤的老街,老街既没有像大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忙碌与纷争,也没有偏僻村落的闭塞与寂寞、慵懒,却体现出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和谐共存,承载着小镇人民内心的那份甜蜜、那份祥和、那份宁静、那份记忆……


微信图片_20200615172030.jpg




走着走着,到了大王庙。这里也是古镇古建筑群比较集中的地方,不管是大王庙,粤东会馆、还是等石桥,古建筑群历史悠久,精美绝伦的设计,精致的雕刻都让人不得不赞叹!大王庙,粤东会馆建筑为砖石木结构,硬山顶,风火墙,琉璃脊饰,均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大王庙长年香火不断,这也由此看到了古镇人民对生活对未来有一个美好的祈祷与祝福,粤东会馆是两广情谊的历史见证,曾经对两广的经济、文化、艺术交流起着重要意义。


微信图片_20200615172033.jpg


而对于我来说,我对这大安石桥有着更多的感情。从祖辈口中以及相关历史资料记载了解,大安古石桥建于道光六年(1826年),至今仍固若磐石。大安古石桥长35米,宽3米,有7跨,桥墩、桥梁、栏杆皆用花岗岩石料做成。相传古石桥是根据易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理数建造而成,全桥为体,代表太极,大桥墩2个,代表两仪,桥墩成船形,尖头向上游,减轻了水流的冲击,桥面分七跨,每跨用一尺宽梯形石条敷面,石条大面在上,小面在下,使桥面积水和污泥从石隙处及时排出,桥之北端又有岩石作保护。古石桥既稳重,又轻巧,既美观,又实用,百多年来固若磐石,石桥精美绝伦的工程设计技术,至今还被桥梁建筑专家推崇备至。


微信图片_20200615172036.jpg


很小的时候,听祖辈讲这座石桥建筑构造以及有关石桥的传说,那时听得津津有味,所以从小对这石桥除了赞叹,感觉这石桥有着几分神秘色彩,而长大了对这石桥有更深厚的情感!因为这桥的另一边就是通往我家的方向,这座桥曾经留下了我多少的欢声笑语与成长的足迹,从孩儿时小手牵着家人的大手走过这个石桥,长大了,和小伙伴们嘻嘻哈哈走过这个桥,今日又到了我牵着我孩子的小手走这个桥,因此心生感慨。石桥见证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



大王庙对面有五六棵大榕树,其中有几棵榕树树龄已经有两百多年了。根大枝粗的大榕树,夏天叶子墨绿茂密,树底下成为古镇人民娱乐休闲的好场所。这里也曾是我儿时玩耍的乐园。那会逛街累了,总在这里歇一歇,跟小伙伴在大榕树下面你追我赶,或者是看几个大人围在那里斗蛐蛐。或者榕树下听人唱粤曲,尽管似懂非懂。也还记得这榕树下常有卖冰棒的,口喝了口袋里有钱总是买条冰棒解馋。现在这里没有了斗蛐蛐,没有了卖冰棒,戏曲倒还是常能听到,而且听起来似乎还是儿时那味。


还有在多年后的今天,大榕树底下的人亦如当年的人群那样过得惬意自在,不信,你看,一群大妈在跳广场舞,还有一位大爷参与其中,跳得多起劲多撒欢,那边一位老爷爷在拉着二胡,那神情那么的怡然自得,在另一棵榕树下三五人围在一起看两个围棋博弈呢。还有几个孩子在不远处你追我赶,我小宝看到有孩子,欣喜万分,很快加入其中,在这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身上,我似乎又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择一处干净凉快的地方坐下,看着孩子们嘻闹,有一种时光静静流淌的感觉!



逛了半天,饿了累了,带着小宝到老街那家老字号甜品店喝甜品,这家甜品店种类很多,老铲粥,去湿粥,绿豆粥,海带汤,银耳汤,茶叶蛋……,味道还是记忆中的味道,一碗冰冻过的甜品下肚,清凉舒畅,甜蜜幸福感倍升!说起我的家乡大安美食,实在是太多了,大安甜品,大安云吞,只是其中一二,还有大安点心,大安粉角,大安烧鸭,大安扣肉,大安荔枝、龙眼当季水果等等那都远近驰名。对于吃货来说,大安就是美食天堂。大安人爱喝早茶,大安人爱吃宵夜,大安的茶楼,夜市总是热闹非凡,人潮人海,这也体现了大安古镇美食文化的一个源远流长。


喝着甜品的时候,不远处传来一首邓丽君的《小城故事》
小城故事多
充满喜和乐
若是你到小城来
收获特别多
看似一幅画
听像一首歌
人生境界真善美
这里已包括
谈的谈说的说
小城故事真不错
请你的朋友一起来
小城来做客
……


邓丽君用那温婉、自然、甜美的嗓音如同涓涓溪水般缓缓地把小城那婉约,美好娓娓道来。这首有年代感的音乐恰如其分地诠释了属于那个年代的唯美!我想大概每人我的家乡大安古镇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家乡古镇在我心里那就是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


在此,欢迎朋友们到我们大安古镇来做客!大安古镇能给你一份甜蜜祥和、一份宁静惬意,大安古镇就是一个你来了就想停下脚步的一方桃源!


作者:平南县二医院超声科 唐伟萍

发表于 2020-6-15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桂林来自: 中国广西桂林
楼主姨婆是十字街陈屋那里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找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