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城事] [袁崇焕]—志乘至今传两地,田园犹在不须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0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佛山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志乘至今传两地,田园犹在不须争
—— 一诗击碎个别人篡史梦,并古今两次籍争情况综述
                                             韦平民
timg (1).jpg

   
       明末抗后金(清)爱国将领、民族英雄袁崇焕出自平南、籍属和为平南人的根据,有史上最早(距其冤案平反前28年)、敢冒清文字狱严苛的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平南县志》和同期《浔州府志》最全面完备的记载;有时限较早、级别最高地方志嘉庆五年(1801年)《广西通志》“平南籍东莞人”的记载;有唐至清广西最重要诗集《三管英灵集》有关其“祖籍广东东莞,实居(按意即落籍)平南,又寄籍藤县”的最科学辨析和记述;有其在世便刊行《乐性堂稿》其中“游雁洲”诗注:“予居平南”、“被人讦”、“今改籍藤县(考童子试)”的自述;有其法定继承人五世继嗣玄孙、冤案平反获任江西峡江县丞(副县长)袁炳手撰《袁氏家谱》关于其祖世祥、其父·子鹏落籍平南白马等宗支世系和史迹清楚的真迹记述;有至今尚存平南白马白沙村其父袁子鹏墓、史志多次记下他升任兵部尚书(国防部长)兼三边总制时在其家乡平南白马建立的“总制三边”坊并故居及遗物(小像一帧、血迹过半的战旗);建国初,平南白马仍可见到袁崇焕当年为兴建三界庙捐款勒碑并署“里人袁崇焕撰”的碑文;还有世代流传对他故居、其父经商店铺、码头遗址等大量的口碑资料;更有古代管辖东莞的清光绪《广州府志》“平南人”记载,及清《骨董琐记》“录袁炳于原籍”等的记载。可说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和法理依据。要注意和分辨的是,乾隆《平南县志》在记载袁“祖籍广东东莞,父·子鹏徙平南白沙村,与藤县接壤”这前提客观环境(肯定不是藤县白马)之后,紧接着写“万历丙午,崇由藤县籍中式举人、已未成进士。”这个“藤县籍”,明显是指借籍、冒籍、虚籍,因为明清科举制有这样规定:“要取得出身的童生,须向本县礼房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岁、三代履历,并取得本县廪生的保结”的规定。可以想见,大多数县的县学只一个,名额有限,而明代平南经宋代周程三夫子的文明开发,读书讲礼成风,“科名特盛”,入读县学名额争夺更为激烈,袁为取得入读县学资格、考取功名、为国效力,不惜冒犯有关规定,结果发生游雁洲诗注说被人攻讦其父落籍未及三代的事,只能临时认个契祖,以虚籍而不是真籍入读邻县县学和考试。

 楼主| 发表于 2019-1-10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佛山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一、籍争的缘由
        随着清政府要修明史、公布清廷内府笔记,彰显其皇太极行反间计、致明崇祯自毁长城而诛杀袁崇焕的高明;及为笼络汉族官员,袁冤案得以平反昭雪。平反后32年,即乾隆平南县志后的60年,之后的117年,从来睇低他曾借籍入读该县县学和考科举后被冤屈惨死的势利县和市,《藤县志》和《梧州府志》才第一次有袁崇焕的记载,但其袁籍藤的主要依据却是编造了一个大谎言:“明史本传载东莞人藤县籍”;另一依据却是偷换概念的以入读县学及考童子试的曾居地作故居:“况其故居遗址在藤邑白马境”;《梧州府志》更加了一个“允足传为志乘光”、公然宣称为地方光荣可不必遵循千百年传下修史编志的实事求是、秉笔直书良好传统,随意篡改省通志、有关郡、县志的歪理。是籍贯争论的缘起和源头。但清代袁籍首次争论,在嘉庆进士、袁族人(出自献出袁炳手撰《袁氏家谱》的平南六陈桥背村,或与袁炳同一支系)、授翰林院典簿厅未到职而专事著述、为袁崇焕整理遗作的袁珏(醴庭),以《咏袁崇焕史诗十六首》并加注应对,将当时仍可见到的袁故居(已为何氏所有)、遗物(小像一帧、血迹过半并中绣五龙的战旗)、袁手植大榕树遗迹(何氏为广其居将其砍伐)等事实表述。特别是诗之一,“反击”、辩驳意味最浓,可说一诗击碎了某县个别偏见人篡史的梦:其中二三联的两半句,“雌黄日起蟪蛄声”、“藤荫馆里徘徊意”,明确写袁崇焕报读平南本县县学、考童子试,被忌才的小人无故不分青红皂白的攻讦,以及借籍读书考试的迷惘心情,这心情是袁《游雁洲》“登科闻有兆,愧我独缘悭”句的演绎和延写;如果他是藤人、有三代履历,绝无这复杂心情。当然,2008年,以春秋笔法自栩的名刊一期,由藤一企业赞助几十万,发表袁崇焕“揭秘”的传奇小说体文章,除了想糅合1984年挑起新争论的以“西堂公”为祖的不合真祖的尴尬、将真祖世祥作一个名一个字的不合逻辑(两个实相距几十年人物),这次移为袁世祥之父了,即袁之太祖了;另外又随意更袁在世便流行的《游雁洲》诗注“予居平南”,作“寄居平南”(实则是1984年该县文稿的杂烩),这样改,符合“藤荫馆里徘徊意”、“愧我独缘悭”之诗意吗?首先,偷换关键字,既然寄居平南,就是实居藤县,何来袁自述“今改籍藤县(应试)?”真是遮头盖不了尾,欲盖弥彰。史诗十六首之一尾联:“志乘至今传两地,田园犹在不须争!”加注:“先生东莞人,今田园庐墓与后人俱在平南。”真是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两县的志书已经写了,是真是假,读者自会鉴别,好在不可移易的田园庐墓与后人应有尽有还在平南呢!这里,作家、诗人袁珏将繁琐、错综复杂事物、借籍考试引起争论的情况,生动扼要简明表述,既指出了引起籍争的因改籍应试的原因,这是志书的直述文体、一时弄不清、道不明所不能解决和记述的,变成通俗易懂亲见亲闻表述;第二是使用了感情色彩的字、词、比喻、隐喻,使叙事更准确、生动、传神。如一语双关“藤荫”既是地名,又是庇荫意,暗喻该县仍有作用一面;所加注:“田园庐墓与后人俱在平南”,发展了乾隆平南志“宗支子姓、田园庐墓犹在平南”的意思;用“后人”更平白无误好理解;“俱”更加重了语气,画龙点睛作用;而“志传两地”略有婉转,暗喻给以借籍也有一份功劳。说到争论,则毫不含糊,田园庐墓、后人俱在,这是不争的事实,哪能争呢!可以说,经这既叙事、又感叹,既辩驳、且蕴含深情的刊于《袁醴庭集》和道光《平南县志》的史诗十六首尤以第一首,发挥了叙述文平铺直述、论辩文逻辑思维及语言这两文体无法达到的“情文并至”地步。文艺笔法的婉转含蓄,也足照顾了论辩对手的面子,使某些好事者知难而退,或可说一诗使袁籍平藤之争,大体沉寂了百余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0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佛山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二、新争论的沉渣泛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某位解放前曾在上海某报充编辑,建国初响应党号召从香港回内地参加建设的学人、由于资深和贡献不久执掌省区史学界。但他久有地域偏见,本来学术有不同见解,大可循党的百家争鸣方针,开展开诚布公的研究探讨,求真理解决。但他选择了伺机而动和压制不同见解的办法。他深知前辈郡、县志史实造假、授人以柄的“弊端”,乘“文革”毁古籍、《袁醴庭集》丧失殆尽、有袁崇焕自注“予居平南”的《三管英灵集》散佚无余(连1958年毛主席主持南宁会议指定调阅该书、也需派人到湖南图书馆拓印),又或想利用思想战线的拨乱反正,不唯上、不唯书的倡导,行矫枉过正,混淆视听,否定古籍有关袁籍的正确记载。遂组织其地域一班子、其中一写手尤卖力,并请来北京力主仅凭进士题名碑便可定袁籍的专家(时为未升格的北京社科所历史室副主任),摆出正反都采访、貌似公允的样子,其实写手的例子采平南白马袁族人,反说袁籍藤县,闻听未闻,无法反复查证核实;而他文中引光绪平南县志说某年“白马新墟发现几个墙基大石礎、无可辨年代的火砖墙脚、疑似袁崇焕故居遗址”,明显本县志不会记别县的事,他也将平南白马扩展墟场发现的疑似物,装矇懂、张冠李戴误作他县(俗称新白马)的“力证”,还配了图片;那专家更是从不到、拒绝到矛盾事物另一面平南白马调研考察,所引的论据例子错漏百出,不一而足。
       前者以所谓“新发现”的藤县里罗村“袁西堂”为始祖的《袁氏族谱》,以及对位于平南白马白沙村的袁父子鹏墓、清末后出由藤县袁氏重立碑、明显多了不合碑文世系排列“袁西堂公”依据的肆意解读,连篇累牍,形成万言《查证》一文,狂吹这是“最新和最有力的证据”,“所有史志、辞书均须以此订正”。北京专家更是狂妄,不按历史考证必须正反和多方广采博征,史载和文物结合考察研究的方式方法,不调查、不研究、很多是强拉入论文作论据的,如由袁改籍应试形成进士题名所记,以致于明末清初宫廷笔记《明怀宗实录》《崇祯实录》、个人著作《明季北略》《国榷》本是同一来源,也分列作四论据;他们州府志籍藤理由均来自县志的,也分列作三论据;而袁曾有上书《奏方略疏》请准在广西招子弟兵北上“臣籍已属西江”句,明显指广西,却说“西江即藤江,是指藤县人”,又添一论据;更甚无稽者,外地人在本地为官一首颂袁守边功绩、并无籍贯信息的四句七言绝句诗也作一大证据;今人、请他来桂的史学领导主编的地方简史关于袁籍说,分明有自证性质也列一大证据。上述《查证》文张冠李戴、难考年代火砖墙脚、未经核实有互参的口碑、民国迟出的现代人立纪念碑等均随意拉入证据。平籍说论据则只列迟出、绝少籍贯信息的光绪、道光志,民国县鉴等三四条理由,有力证据省、郡、乾隆县志、总制三边坊、史诗十六首等均有意忽略。更难以置信的是,三段体规范议论文(连导语、结论共五部分),在结论前的“两白马地名辨”关键段落,平籍说的论据被他高明手法、偷天换日般幻化只“袁父墓”一项论据和理由了,那结论自然是他强拉入八九论据的县份了。如不细读会被他简练文笔骗过。
        由于《查证》文最主要关键人物。所指其祖“西堂公”与公认的、有封赠的、其真正祖籍东莞袁氏族谱、《东莞县志》所记的袁世祥有很大差别,实际上两名字的年代也不同,绝不是《查证》文作者说疑其两名,一个是名、一个是字或号那么简单,后来又发生藤某企业资助名刊刊发袁家世“揭秘”的传奇性文章,将两个名字分离,作一是父一是子,即袁的祖和太祖,造了一个从没有记载的袁崇焕出生故事,同一文将世所公认袁自注“予居平南”篡改为全句不通不塞“寄居平南”的尴尬事,《查证》文鼓吹要所有史、志、辞书均须据此订正,能使多少编者读者上当受骗,可能只有个别草率年轻作者如《又说明朝那些事儿》(大意)、一些无据的口述资料、一些混乱的网络,也被“官网”骗过,将未经论证的结论拉入其书或公开宣传,会使人误会大家都承认这结论、不须研讨了。这样对得住袁本人自述吗?承认人家按查证文所说袁故居遗址长一百丈、宽三十丈复原袁故居,岂不与其本人自诗“破屋剩三椽”、“买山囊无钱”、“母老饥寒奄一命”句、《明史》“籍其家,亦无余资,天下冤之”记载的廉吏、历史英杰面貌不合,陷贪污公款钱粮、巨贪的境地?纪念也毫无意义了。但有的人并未注意,同是网络的中国论文网2016年6月22日刊发《袁崇焕家庭考实》,将藤《袁氏族谱》与袁炳手撰《袁氏家谱》进行详细的科学辨析对比,藤里罗族谱、被做了手脚的袁子鹏墓后出于清光绪末期再序重立碑无疑是“伪碑假谱”,虽然这不是最终结论,还须开诚布公的研讨论证,为什么不采这有较多论证的“官网”,而采明显无证的谬误百出网文呢?
         当年这两纰漏百出的论辩文,竟能破例堂而皇之刊于争论始作俑者、史学权威主编的传记体《历史人物传》1981创刊号上(或专为该两文创设一刊物)。平南县志办(与党史办合署)1981年甫成立,也一时未有能力、水平,及时请示党委、政府适当应对,以至2012-2013县“三乡”(诗、书、牛歌戏)申遗历史人物表述遇困惑,时任县委书记要求原方志办主任专题汇报,时本文笔者曾应邀返回方志办参与研究汇报县委和区方志办专题内容;当时参与申遗组织工作的县文联负责人激于义愤,直接去电质询新籍争始作俑者北京专家:明代藤白马还未成圩,没袁父落籍经商条件,而平南白马远古是东濠圩,自古有驿站,明清有收税厘金局,诺大圩场港口名传遐迩;对方哑口无言,只能以疑袁游雁洲诗为伪作搪塞。竟如此不负责的视历史研究为儿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0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佛山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八十年代初篡史事件,由于我县反应不力,历来高姿态,讲究五湖四海,以免得罪秦汉同一郡县、唐代曾一度同属龚州,建国初同一专区、历来连亲结带、互相支持的友好邻县,可他们的始作俑者、地域主义严重的个别人却以为得计,却于1984年以省区史学会和其县志编委会的名义,临开会又强拉两重要学术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民族学院的两明清史研究所入主持,共四主持单位,以召开“纪念袁崇焕诞辰四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为名,实为贩卖上两文“一籍论”作篡史记载的不光明事。会前他们信心满满,礼貌请我县派员出席。我县认识问题的严重性,会前派出4人(宣传部1人即后升任县委副书记的原对台办负责人、县博物馆1人、县志办主任及本文笔者编辑共2人,总共4人)赶赴桂林原广西第一图书馆等单位采访,基本弄清了各级史志记载、《三管英灵集》等资料及籍争的来龙去脉,在时间紧情况下,将这些资料加以编、注、点、校,编印《袁崇焕史料摘编》一资料集,并由县志办顾问及一位编辑、博物馆老馆长分别以袁子鹏墓碑考、史料述评、文物不同角度撰写了三篇考辩文章,由时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今已故)带队参会。会议开始,分发我县资料及论文,我县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作两籍说比较的发言,引起全场轰动,因那始作俑者北京专家未料到平籍说有那么多的过硬资料和根据(虽会前他曾写信到我县志办、询从自治区放到我办的一位同志,未等答复,他们已迫不及待按原计划启动“研讨”)。因“研讨”是幌子,会议的议程、内容、倾向、藤籍说的铺天盖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平籍说虽文稿鲜少,却义理分明、义正辞严。到会专家学者心中有数。尤是后期被强拉为主持两单位的两位教授,迟来两天不说,当参观完位于平南白马白沙的袁父墓后,大概明白了原委,提前二天离会作无声抗议,还私下答应为我县论文找发表园地(其中一先生,时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近期似仍在央视作历史顾问,不久前他主持制作的《康熙王朝》连续剧,仅是片名的中性词,就比当时牵头“讨论会”的专家早年大作《康熙大帝十大功绩》偏颇书名高明得多;约2007年,后者在清初“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附近的无锡签售该书,引致被人非礼,开文人售书须武警保卫先河,这例子优劣立判);1984年出席讨论会的新华社驻南宁记者组组长赖玉章,会后所发新华电讯报道:袁祖籍广东东莞,后迁居广西,拒说某县,不顾压力,正气凛然;署名杞愚的“三籍说”报道还刊于重要学术报刊《光明日报》;出席会议的区社科院研究人员还个人或合作继续写“平南人”“三籍说”的报道文章,这位老师还利用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所进修之机,为我县一同志的文稿跑了几个出版社。可以说,虽然当年县志办组建不久,所编的袁史料摘编资料,以及连博物馆老馆长几人、匆忙间从不同角度评述考据的三篇文稿,整理和撰述写出了水平,揭出了谬误,揭示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籍争的始作俑者从来不敢面对这些资料和文稿,回答资料和文稿提出的问题,更不敢将这些资料、文稿收入他们会后所编的《讨论会论文集》,及他所编《袁崇焕史料辑录》;二三十年来,该专家在内地和香港召开了几次较大型的“全国”或“国际”性袁崇焕学术研讨会,均把有大量史迹和文物的平南县排斥在外,学术垄断和学术歧视几无二致。学术讨论会开成无讨论的会,参会论文、资料不能入编《论文集》,有关县还偷偷地攻占一些网络和舆论阵地,加紧修建无据的纪念建筑,企图造成既成事实,抢夺历史文化资源等。这一切可能是无以复加的、空前绝后的少见案例。比不久前2017年2月底揭出的浙江某市县和区县“西施故里之争”、某地史载造假、故居和曾住地概念混淆颠倒、强记入新县志的例子,其严重性、复杂性有过之无不及。2015年底,该北京始作俑者又一次到某县某市活动,又一次以惯用的讲学为名掩盖贩卖他“一籍说”的卑劣手法。虽他八年前在电视讲坛已公开承认袁籍有三种讲法,但又没勇气承认他以前的不调研和强词夺理,或还负有使命作“最后的一搏”。 以前的论据均已不能用,袁祖已改为袁世祥,新发现的“族谱”、对人家地方的袁父墓碑的一句解读、“西江即藤江”的强词夺理等理由均不见了,仍是干巴巴的摆研究几十年、出了几本书、开了多少大型研讨会的架子,这空洞无据的理由,硬是要说袁是从某地走出去的,考举人、考进士也是从这走出的这弥天大谎。不怕世人的耻笑罢了。
   
       俗话说:史笔如椽。当年袁珏大作家为维护精忠为国、舍弃生命袁大将军“破屋剩三椽”的廉吏威名,捧喝历史造假、欲置其贪酷罪于不劫(某县妄指其得以借籍考试的藤巨富为其真祖),“田园犹在不须争”正气凛然。今天,历史有的虽似已湮灭,但法律继承人真迹家谱等面世,证据更确凿,历史固有规律不可倒转。是否可仿袁珏正告双方“当事人”:史载犹存,史迹(田园庐墓、家谱、总制三边坊(重建))犹在,何不开诚讨论解决这人为争论疑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0 10: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贵港来自: 中国广西贵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0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百色来自: 中国广西百色
现在已经不兴“民族英雄”之说,只有对外敌才算,岳飞、文天祥等都淡化了,他们只能算狭隘的“汉民族”英雄,民族英雄的说法不利于国家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0 11: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玉林来自: 中国广西玉林
争个死人有什么卵用,谁叫平南自古以来排外、敲诈勒索、打脚骨、想镊货的人太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0 17: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钦州来自: 中国广西钦州
岳飞的民族英雄称号取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0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支持楼主的说法。因为楼主的说法与我的看法一致。但我不激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贵港来自: 中国广西贵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国人已经不关心这个事了,甚至可以不记得有过这个人,除非能牵涉到经济利益。国学不受推崇,历史属于偏科,民国之后再无大师,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袁崇焕哪个明星,更不用说了解他的事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来自: 中国北京
IMG_20190112_102947.jpg
不说是平南人。只说祖籍东莞。但祖字都不懂写。哎。。。。。。还立石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3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比较倾向的说法是,袁崇焕祖籍东莞,随父迁徙落籍平南,在平南考童子试时被人攻击,失去考试资格,之后改籍隔壁藤县,以藤县籍的身份考秀才、中举人、进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4 12: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玉林来自: 中国广西玉林
袁崇焕都几岁了才从外地来平南,刚要考童子试就被人整古,这样的环境下能对平南有感情吗?考上后就离开,也就是说在平南没住几年,按道理说袁崇焕在平南算是极其短暂的过客,可以说得上与平南亳无瓜葛,除非是祖籍、出生地、户口所在地才能沾上边,袁崇焕在平南一样都不是。我在全国各地呆上三年的最少有5个地方,我能随便说我是那里人吗?习大大在福建呆了那么久他是福建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4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行商坐贾。以前拖家带口到一个地方生产生活。就是定居。一般不回去了。定居在一个地方的人就是这个地方的人了。何况袁(炳)的后代现在也生活在平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找客服